健身哑铃练肩的动作
健身哑铃练肩的动作
健身哑铃练肩的动作 健身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新手练胸,高手练背,老手练腿。那么大神练什么?——练肩
胸、背、腿作为三大肌群,只要你训练量上去、重量上去,就算没有技巧,一样可以练出个样子来。但是肩膀不是!你练的强度太大,可能肩关节受损;你练的强度不大,又不受力;练来练去都是这熊样。
1.基本肩部塑造法 适用人群:系统训练时间在三年以下的爱好者,尤其是适用于那些“大重量做飞鸟”、“侧平举就是甩哑铃”、肩部还没有练出棱角的新手,对的,很多人练了两三年还是新手。
解析:肩部训练的动作很简单,无非就是侧平举、推举等,但一个动作能做到位的可能只有1%的人(不夸张,很多人真的只是“做动作”,然并卵),所以了解动作、感知动作才是你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事。
周期:你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(60分钟左右)的肩部训练,同时其他时间的大肌群训练是必备的,这样才能保证充分生长。
方法:推举以50%-75%最大重量进行,不要冲刺大重量,平举用哑铃+绳索进行,避免过多的借力。哑铃不要用“甩动”, 尽可能将单个哑铃的重量控制在6KG及以下,即便你觉得自己可以“甩”8KG。
1、杠铃推举:6组*8次 (前两组用最低重量热身,之后递增到6rm的重量,不冲刺极限)--无图
2、阿诺德推举:4组*8次
(注意,手在空中需要旋转)
3 哑铃侧平举:8组*10次
4 绳索侧平举:6组*8次
5 哑铃俯身侧平举:8组*10次
从经验来看,传统的三角肌训练容易犯以下的错误:
1、过度重视重量、完成度,忽视对肌肉的刺激;
2、只会用哑铃,训练远远不够到位;
3、忽视“三个平面”的技巧性。
2. 进阶的三角肌训练 适用人群:当你明白“重量不等于训练”、“肌肉控制才是王道”,并且肩部已经有那么点雏形的时候,你可以考虑从使用以下的方法。 解析:肩部训练最传统的“各种平举”其实反而是最难的,只有当我们对肌肉了解达到一定层面时,才能化繁为简去尝试这些“本来的动作”。
周期:你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(60分钟左右)的肩部训练,如果你要强化肩部,还可以再进行一次45分钟的肩部强化。
方法:推举(占30%)、哑铃侧平举(50%)、绳索(20%),以下是两个的训练日。
第一个训练日
1、杠铃推举:6组*8次 (前两组用最低重量热身,之后递增到6rm的重量,不冲刺极限)
2、哑铃推举:3组*8次
3、哑铃侧平举:8组*10次
4、哑铃俯身侧平举:8组*10个
5、阿诺德上举:3组*力竭
第二个训练日
1、杠铃/杠铃片/哑铃前平举:8组*10个
2、绳索侧平举:6组*8个
3、单臂绳索侧平举:6组*8个
4、俯身哑铃侧平举:8组*10个
有个健美的朋友(身高175,体重95KG,皮脂8,肩膀特别棒,国外多年健美经验),给我的建议是:别BB,隔天做300个侧平举,超量训练超量恢复,身体的潜能远远比我们想象中大。 确实,身体的适应能力很强。 你不去试试看,怎么知道自己很垃圾呢?
3 肩膀训练的注意点
1、 从肌电测试的数据来看,大部分肩部训练的动作,比如“平举”、“推举”都可以刺激到中束、前束。
2. 包括大家常用的侧平举、杠铃推举,但如果你经常做这些动作还练不好前束中束,首先你得反思你到底在练什么刁东西;
3、大部分人练肩都是可笑的模仿动作,肩膀肌肉是环绕在肩关节上的,说到底重量上去斜方肌、圆肌乃至于胸肌都可以借力,有本事试试看把一个动作放慢到3-6秒呢?
4、不必羡慕健身模特、健美运动员的肩膀,对于自然健美的人来说,我们只能加强肩膀的肌肉,不可能达到非自然水平。
5、肩部训练动作层出不穷,各种训练法完美玩转,绳索、弹力绳、器械......你到底会几个?
上一篇:有氧健身并非时间长就好 器械训练可尝试混合搭配 下一篇:引体向上健身器材有哪些